8月16日是星期五。上午10时20分,一辆“渝A”牌照的私家车,慢慢停靠在“松林居”农家乐门前。“能吃饭住宿吗?”车上的中年男子问。
“大哥,很对不起,我这里客满了。前头还有几处农家乐,你去看看。”老板娘高传芳热情地迎上前去,双手递上一张名片。“下星期你们一家要来的话,请提前三天给我打电话,我一定把最好的房间给你们留着。”
大约过了五六分钟,又一辆私家车来到,几乎是同上面一样的问和答。
“秋老虎”持续逞威,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一带的避暑消夏景区游客倍增。土家妹子高传芳新开的“松林居”农家乐,自今年7月6日营业以来,26个床位几乎天天客满,短短40天,毛收入在1.8万元以上。“这样的光景我做梦都没想到,我从心眼里感谢政府。”高传芳感情真挚地说。
和众多的土家人一样,高传芳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仅靠耕种3.2亩薄田坡地维持生计,还要供养两个孩子读书,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去年初,石家乡按照县里的安排,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高传芳一家在计划之内。“起初,我是不想搬的,怕搬出来生活不习惯。再说,我又没有搞过农家乐,投那么多钱修房子,亏了怎么办?”高传芳说。
针对群众存在的种种疑虑,石家乡对16户拟开办农家乐的扶贫搬迁户,进行一对一的帮助。从农家乐的选址、取名,房间布局、设计装修,到办理乡村游困难补助费3万元,开办微企补助费3万元,由政府贴息贷款3万元等各类手续,都由一名乡干部具体指导。之后,乡里又免费把他们送到外地“农家乐培训班”学习,接受正规培训。
高传芳所在的石家乡,海拔在1580米左右,所产的各种蔬菜都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他们开的农家乐,除生猪因怕造成环境污染而限养,猪肉要花钱购买外,其余的如鸡、鸭、羊等家禽,茄子、南瓜、藤藤菜、小白菜等10多种蔬菜,都是自养自种,所以价廉物美,很受游客追捧。
高传芳全家五口人,她和丈夫谭祥炜都是44岁。“松林居”开门迎客后,全家作了分工:高传芳主厨并负责外联,丈夫打下手兼种菜地,读大二的儿子管账兼接待客人,读初二的女儿负责端菜兼打扫客房,65岁的婆婆主要做择菜、洗菜等轻巧活。
“儿子和女儿开学后,天也就凉快下来,客人也慢慢减少,所以我们也用不请外人帮忙。到国庆以后,看情况再关门歇业,我和老公就出去打工。别看我老公半天不说三句话,可他有泥瓦匠的手艺,每天能挣200多元。他砌砖垒墙,我就给他打下手,每天也能挣100元以上。那几亩自留地,我们随便抽空就能‘弄巴适’,费不了多少时间。”作为家庭中实际上的“一把手”,高传芳快人快语,对她和丈夫的“三栖”生活早有周密计划,对未来的发家致富前景十分乐观。
“欢迎明年的这个时候你们再来,我敢保证比现在的条件要好得多!”高传芳满脸是笑,眼睛眯成一条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