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风采 > 委员事迹 > 正文

关于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0/8/4 来源:本站 浏览: 次 字号:

 

县委:

为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渝东教育高地的目标。根据县委娅农书记的要求,县政协组织调研组对全县学校布局结构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中小学和幼儿教育学校257所,在校中小学学生81995人,中小学教职工5117人。

中学情况:现有中学20所,(高中1所,高完中3所,民办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独立初中11所),学生39821人,教师2199人,师生比1∶18.1(国家标准1:20)。其中:高中学生13037人,班数206个,平均每班63.3人;初中学生26784人,班数413个,平均每班64.9人;县城初中3所,学生9686人,班数140个,平均每班69.2人。

小学情况:现有小学206所(乡镇中心小学34所,完小55所,村小110所,民办7所),小学生42174人,班数1149个,平均每班36.7人,教师2918人,师生比1∶14.5(国家标准1:26)。县城小学7所,学生11955人,教学班213个,平均每班56.1人,教师607人,师生比1∶19.7。村小110所,学生4274人,平均每校38.9人,教学班242个,平均每班17.7人,学生在10人及以下有学校28所,班级52个。

学前教育情况:在校学前教育学生共10656人(含各小学学前班学生),教学班311个,平均每班34.3人。幼儿学校31所(公办1所,民办30所)。

二、主要问题

(一)城乡教育资源严重不均。一方面受生均校舍面积、电教教仪、住宿条件、学校管理、师资水平、生源素质、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城镇学校的教育质量都明显高于农村学校。另一方面教育环境,社区氛围、同伴群体、信息交流等社会教育环境城乡差异也非常大。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城镇,从而推动了生源向城镇的优向流动,形成了城镇学校班额超大,农村学校生源不足的现象。

(二)县城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由于进城读书的学生不断增加和城区常住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区学校超额大班已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县城初中若按国家规定每班50人,小学每班45人,则县城需增加教学班100多个。按县城发展规划,到2020年,人口达到20万人,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将增加12000人左右,需教学班270多个,学前教育学生增加4000人左右,需教学班130多个。

(三)农村空置学校逐年增多。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学校数量多、规模小,加之择校、举家外出务工、高山移民等因素导致大量学生外流,已有闲置村小66所。全县乡镇中心小学的平均班额仅32人,村小不到18人,农村小学一个班级一名老师的学校还有51所,学生人数在10人及以下的有52个班,最少的一个班仅2名学生。这类学校虽然解决了学生就近入学问题,但因规模太小,条件太差,不仅投入成本高,而且师资、设施、管理等难以优化,办学水平不高,办学效益极其低下。

(四)旧观念冲击学校布局调整。学校布局,是一个地区学校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结构,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分布状况密切相关。据统计,2004--2015年平均每年出生人数约6300人,比高峰时平均每年8800人少2500人。 2009年外出务工141600余人,随父母外出就读约800余人。按照规划,全县2015年前共3726户13396人易地或高山移民,约有2000余名学生将易地就读。每年乡镇到县城择校学生约1200人。因此,学校布局调整势在必行。但部分家长和村干部看不到撤并的优势,只是单纯考虑孩子上学方便,对布局调整工作形成较大阻力,致使少数应当撤并的学校无法调整。

(五)幼儿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我县幼儿教育主要存在投入不足,定位不准,公办优质资源少的问题,现在全县仅1所公办幼儿园,校舍和师资在全市是最差的。预计到2020年,县城学前教育适龄人数将达到8000人以上,现有校舍条件根本满足不了入学需求。乡镇现依附于小学的办学模式也不能满足群众需求,部分乡镇需新建独立幼儿园。

(六)办学条件亟待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经过普九达标和实施危旧房改造工程、食宿改造工程、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等之后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校舍面积按《重庆市农村普通中小学办学标准》小学尚差8万余平方米,初中尚差21万余平方米,且绝大多数校舍达不到安全标准。中小学装备严重不足,配齐率仅20%左右,实验室、图书室等功能室被挤占用于教室来缓解学生就读压力,部分中学(甚至是重点中学)常年未开设分组实验课。寄宿制学校食堂卫生条件不达标,寄宿床位不够,无卫生室和医务人员,后勤管理人员不足,校园安全存在隐患等。

三、规划建议

(一)规划思路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分步实施,按“高中保留现有格局,初中相对集中,小学就近入学,村小逐步撤并”的思路优化教育资源,使中小学布局更加有利于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办学效益和质量,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规划原则

1.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变动趋势、交通区位改善、政府整合等,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制定规划,力求布局调整的可操作性及效益的最大化。

2.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布局调整与城建规划、教育改革、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以义务教育为重点,统筹兼顾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协调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3.均衡发展、逐步推进的原则。布局调整要适当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改善办学条件,留有民办教育空间,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实施时按轻重缓急,量力而行,分步实施。

(三)规划目标

通过布局结构调整,使全县教育资源配置合理,有效解决农村学校布点多、办学规模小的现状,实现方便就学与提高教育资源效益的平衡;职教普教协调发展,满足适龄儿童基本入学入园要求;学校班额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化解大班额问题;寄宿制学校住宿条件达标,满足学生入住需求;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四)规划方案建议

学校布局规划要遵循经济社会、城镇化建设、思想观念等的发展变化趋势,在高标准规划与实际执行难度之间寻求平衡,在近期与长远发展中探索结合点,根据社会发展趋势认真调研,科学论证,促进区域内教育的相对公平,推动城乡教育统筹协调发展。

1.高中规划建议: 2015-2020年,初中毕业生将保持在20000人左右,若按80%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就读,除部分学生到主城和周边区县就读,我县高中在校学生将保持在15000人左右,折算班级300班,四所高中能基本满足入学需求,即石柱中学、职教中心、西沱中学和民族中学。石柱中学要实现内涵发展,打造品牌,争创全市闻名重点中学;职教中心与一职中职教部分整合,重现我县职教辉煌成就,确保全国重点职业中学的牌子;西沱中学与一职中合并办学,高初中分设,原西沱中学办初中,原职业中学办高中,力争创建市级重点学校;民族中学职教和普教分离后,以初中教育为主,争创民族特色学校。

2.初中规划建议:2015-2020年,我县初中在校学生将保持在19000-22000人,折算班级380-440班。

(1)县城初中。2015-2020年,按县城20万人口计算,辖区内学龄人数约8000人,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进城择校读书的愿望将日趋强烈,但受办学条件的制约,县城初中择校生应控制在2000人左右,总计在县城就读初中生约10000人,折算班级200班。规划石柱中学(初中)、民族中学和南宾中学每校招36班,学生各1800人。建议县城在复建太白岩中学之外,再规划两所初中学校,三所学校共招90班左右,学生共4600人左右。石柱中学(初中)要秉承优良办学传统,推进素质教育,打造石柱“初中教育专家”,吸引优秀学生在县内就读;南宾中学做好以课为本的校本教研课题,在普通学校依靠普通老师教好普通学生,探索山区学生独特的成才模式;民族中学要开展民族教育校本教材教学实践,构建高初中有效衔接教育特色。三所新学校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各自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

(2)乡镇初中。乡镇初中生源在9000-12000人左右,折算班级180-240班。西沱中学(初中)招收36班,1800人左右;黄水中学招收24班,1200人左右。悦崃中学、临溪中学、大歇中学、下路中学、三河中学分别招收24至36班。随着沿江高速、梁黔高速公路建成和通乡通村公路的油化,部分乡镇生源的迅速减少,若年级生源在120人以下,教学班少于3个,建议适时撤并茶元、六塘、桥头、沙子、马武等乡镇初中,目前对上述学校的投入应持谨慎态度。大力改善西沱中学和黄水中学办学条件,并提高办学质量以满足两个中心集镇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要通过布局调整切实解决中学大班额现象,2015年前初中85%以上班级学生数不超过50人,严格执行划片招生政策。起始年级控制在50人以内,其它年级只转出、不转入,正常转学的学生安排到未达规定班额的班级,突破限额以扩班不扩额的方式进行,禁止因招收择校生而增大班额。要提升乡镇中学教育质量,降低农村居民送孩子进城就读的意愿。

3.小学规划建议: 2015-2020年,我县小学在校学生将保持在35000-37000人,折算班级780-820班。

(1)县城小学。2015-2020年,县城辖区内小学学龄人数约14000人,择校生控制在3000人左右,总计17000人,折算班级约380班。按南宾小学、附小各48班2160人、渝中实验小学、城四小(在建)各36班1620人;民族小学、双庆小学、华丰小学各24班720人计算,共招生9720人。建议再规划6所小学校,规划教室180间,尤其要在工业园区和新城区要预留教育用地。

(2)乡镇小学。乡镇学校学生人数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保持在16000人左右,比现有在校学生减少50%左右,并主要集中在乡镇中心校。因此,要逐步将村小撤并至完小或乡镇中心校,学校规模在5人以下的村小要及时撤并,10人以下建议撤并,15人以下规划撤并,在2020年前将所有村小全部撤并完毕。河坝、万宝、都会、龙潭、漆辽、香水、金竹、金铃等生源较少的完小或中心校要谨慎投入,条件成熟时予以撤并。要通过配备教学设施、加强学校管理、提升教师素质等措施,提高西沱小学和黄水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要打破乡镇区域界限,对撤并点的学生允许跨学区就近入学,特殊情况可在县城提供入学条件。撤并后学生入学主要以寄宿制方式解决,所有乡镇中心小学和完小都将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人事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核定农村寄宿制学校专职保育员和相关服务人员。充分考虑山区生源分散、经济落后、地理环境复杂、交通不便、学生不易集中的现实,在部分乡镇寄宿制工程未建成之前,尊重群众意愿,以隔年招生和只办中低年级的办法,一定时期内保留必要的教学点,基本保证小学生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在4公里范围内。

撤并后校产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一是优先用于学前教育、农村成人教育、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民办教育机构等。二是确需置换或转让的,在保证国有资源不流失的前提下,采取招、拍、挂等出让方式,出让资金全额用于学校建设。三是对已鉴定为危房,且再投入没有价值的学校予以拆除。

4.幼儿园规划建议:幼儿园建设已纳入重庆市八大教育建设工程之一,到2020年,县城适龄入园儿童在8000人左右,折算班级270个左右,县城内应在2012年前新建一所公立幼儿园,2020年前再规划新建两所公立幼儿园,规划部门应在居住人口1000人以上的小区内规划一所幼儿园,居住人口在5000人左右的范围内要预留幼儿学校用地;原区所在镇2015年前新建一所公立单设幼儿园,其余乡镇按生源状况、家长意愿和社会发展情况按需建设。城乡都要鼓励私人利用闲置校产或自建房屋创建规范的民办幼儿教育机构,并加强管理,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积极推动公民办幼儿教育同步协调发展。